远信储能CEO张佳婧,认知引领,储能行业的多赢探索

频道:手游资讯 日期: 浏览:3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储能行业作为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远信储能,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年轻企业,在短短五年内便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佼佼者,我们有幸专访了远信储能的CEO张佳婧,她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到的市场洞察,为我们揭示了远信储能如何在“无人区”探索出一条多赢之路。

张佳婧的职业生涯与新能源紧密相连,从入职美国杜邦公司,开拓全球海外市场的光伏整体解决方案,到进入投行做新能源资产包的并购重整,十一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对新能源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正是这份深厚的行业积淀,让她看到了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

远信储能CEO张佳婧,认知引领,储能行业的多赢探索

“我国风光资源丰富,但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以及产销不平衡带来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张佳婧表示,“这让我们看到了第一个商机:布局储能设备以削峰填谷,实现绿电的时空间转移。”彼时的储能市场并未成熟,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也不明确,政策补贴更是没有,但远信储能的五位创始人凭着此前在产业链上积累的资源与经验,创新出多赢的盈利模式,如找第三方投资储能电站,这不仅让光伏电站减少弃光率,同时也让投资方和电站持有方获得因储能新增上网的电费收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正是这种超前的认知和创新的盈利模式,让远信储能迅速在储能市场站稳脚跟,2019年,远信储能用62天交付当时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配储项目——新疆和田光储示范项目;2020年,又用111天完成当时全球海拔最高的储能项目——西藏岗巴光储一体化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不仅彰显了远信储能强大的交付能力,更让其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在标杆项目打响知名度后,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以及委外代工带来的品质和交期不确定性,远信储能于2021年走向产能自造之路,目前,其在江苏镇江基地、大理致信基地、云南姚安基地、甘肃金昌基地已构建起年达20GWh的综合产能,这些基地的分散布局,旨在靠近新能源行业的核心市场,以便把握最后一公里的集成优势,并减少物流成本。

在稳健经营的同时,远信储能也积极拥抱海外市场,张佳婧表示:“储能是一个全球‘同频共振’的行业,国内国外均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远信储能在新加坡成立全球控股总部,并由其持股德国、西班牙、南非、北美、非洲肯尼亚等地的子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售前、售后和技术支持队伍,为拓展国际事业带来强劲动力,从首站非洲的成功到欧美布局全面开花,短短两年时间里,远信储能的海外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远信储能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并未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张佳婧认为:“低价竞争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出海的现状,但打价格战的领域并非好选择。”远信储能根据对电力市场政策的认知,挖掘潜在需求并定制化市场策略,使得多方有利可图,这种策略不仅让远信储能在海外市场中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更让其品牌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谈到远信储能未来的发展时,张佳婧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我们也将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寻求与自身经营理念相契合的资本合作。”她强调:“虽然目前我们并没有用太多投资人的资金壮大企业,但我们仍期望拥抱懂行业的耐心资本,与这类资本的合作可能随着远信储能海外项目的爆发而增多。”

从远信储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张佳婧凭借其超前的认知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领远信储能在储能市场的“无人区”中探索出一条多赢之路,这种认知不仅体现在对市场的精准把握上,更体现在对企业的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上。

最新财经数据

1、远信储能出货量:2023年,远信储能出货量超4GWh,交付项目超60个,销售额及利润创历史新高。

2、海外业务占比:预计2024年,远信储能海外市场订单约1GWh,合计2024年目标交付量不低于6GWh,海外营收占比将大幅提升至50%。

3、融资情况:远信储能并未过度依赖融资,每年银行授信规模真正提款仅在20%左右,杠杆很低,但规模增速不减。

专访远信储能CEO张佳婧:认知决定成败,在无人区探索多赢之路数据报表

项目 数据
成立时间 2019年
荣誉 全球储能系统源头供应商Top 10、彭博BNEF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2023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直流侧)出货量第二
产能 年达20GWh的综合产能
2023年出货量 超4GWh
2023年交付项目数 超60个
预计2024年海外市场订单 约1GWh
预计2024年目标交付量 不低于6GWh
预计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 50%
银行授信规模提款比例 20%

参考来源

时代周报

网易财经

微信公众平台(腾讯网)

爱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