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新创跨界投资引热议,高溢价入股亏损公司,募资补流合理性何在?

频道:手游资讯 日期: 浏览:3

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今天,英科新创——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却因其报告期内的一系列操作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企业不仅在手游行业之外,以高溢价入股了一家亏损公司,还在IPO募资计划中提出了补充流动资金的请求,这一系列举动不禁让人对其背后的逻辑和合理性产生疑问。

英科新创成立于1989年,依托传染病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深厚积淀,成功开发出POCT、酶联免疫、生化等诊断产品技术平台,形成了以POCT及酶联免疫产品为核心,重点发展生物活性原料、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等产品的业务布局,在近年来,英科新创的营收和净利润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却明显放缓,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英科新创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0,616.90万元、78,122.15万元和78,197.89万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3.58%;各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824.21万元、17,569.28万元、17,611.99万元,尽管数据看似亮眼,但2023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相较于上一年已明显放缓,显示出公司增长动力的不足。

英科新创跨界投资引热议,高溢价入股亏损公司,募资补流合理性何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科新创却选择以高溢价入股一家亏损公司——武汉楚精灵,武汉楚精灵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国家高新企业,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品包括消化道辅助监测系统、超声内镜辅助监测系统、消化内镜质控管理平台、消化内镜远程诊断平台等,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武汉楚精灵在2023年的总营收仅为1,424.82万元,净利润为-1,572.37万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9.38%,净利率为-110.36%,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让英科新创的高溢价入股行为显得颇为“另类”。

更令人费解的是,英科新创在IPO募资计划中,还提出了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请求,根据英科新创的招股书,公司本次IPO拟募资111,131.50万元,分别投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区域营销培训及客户体验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1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从英科新创的财务状况来看,公司并不缺钱,报告期各期末,英科新创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1,543.49万元、40,406.36万元和35,207.3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9.41%、64.03%和63.19%,其中货币资金以银行存款为主,2023年年末银行存款为34,312.52万元,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较好,回款能力较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保持稳定。

英科新创跨界投资引热议,高溢价入股亏损公司,募资补流合理性何在?

在这样的资金状况下,英科新创为何还要募资补流?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基于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公司经营性流动资金需求日益增加;技术开发对流动性资金也有较大需求,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能完全打消市场的疑虑,毕竟,在资金充裕且连续分红的情况下,英科新创的高溢价入股和募资补流行为显得颇为“奢侈”。

从手游行业的角度来看,虽然英科新创并非手游公司,但其募资补流的行为却与手游行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手游行业,许多公司也会因为扩张需求、产品研发或市场推广等原因而募资补流,与英科新创不同的是,手游行业的公司往往有着更为明确的盈利模式和用户基础,其募资补流的行为也更容易得到市场的理解和认可。

相比之下,英科新创的高溢价入股和募资补流行为则显得更为“冒险”,尤其是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无疑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

以下是与英科新创报告期内高溢价入股一亏损公司,募资补流合理性待商榷相关的最新财经数据:

项目 2023年数据 2022年数据 2021年数据
英科新创营业收入 78,197.89万元 78,122.15万元 60,616.90万元
英科新创净利润 17,611.99万元 17,569.28万元 11,824.21万元
武汉楚精灵营业收入 1,424.82万元
武汉楚精灵净利润 -1,572.37万元
英科新创货币资金余额 35,207.32万元 40,406.36万元 21,543.49万元
英科新创IPO募资总额 111,131.50万元
英科新创IPO募资补流金额 15,000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招股书等

英科新创报告期内高溢价入股一亏损公司,募资补流合理性待商榷的数据报表:

项目 金额/比例
英科新创入股武汉楚精灵估值 3.33亿元
英科新创入股武汉楚精灵持股比例 15%
英科新创IPO募资补流占募资总额比例 13.5%

这些数据和信息无疑为市场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英科新创的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逻辑和动机,无论如何,英科新创的这一系列举动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判。

参考来源:

1、百家号

2、金融证券(中国经济网)

3、搜狐网

4、和讯网